天主教靈醫會
靈醫會在台灣本著愛心 - 不分種族、階級和宗教信仰,善待這片土地的人們
當一個人最感到人生懦弱與無能,就是貧病的時候,此時也是最需要別人服務的時刻;靈醫會會士本著耶穌賦予「去醫治病人、連在生命危險中也不例外」的使命,五十年前選擇當時貧瘠、落後的台灣,成立一所又一所得以救濟貧苦又能醫治病痛的醫療院所,讓面對猖厥肆虐的傳染病和各種疑難雜症的貧病者,給予他們急需的醫療照護與生活救助。而靈醫會在台灣本著愛心,不分種族、社會階級和宗教信仰,善待這片土地的人們。
天主教靈醫會初初來台灣之時,宜蘭的醫療資源缺乏,靈醫會會士們選擇羅東開設羅東聖母醫院,當時羅東鎮內尚無一家較大的醫院,而被民眾稱之為「阿督仔病院」(台語)的羅東聖母醫院,秉持仁愛的精神,並不收取窮人的醫藥費;在一片風沙襲人的群島上,百姓的衣食匱乏,更遑論醫療救護資源,天主教靈醫會潘志仁神父首先率會士們來到離島澎湖展開為貧穿漁民醫病的服務工作。
靈醫會所屬的醫療院所包括羅東聖母醫院、澎湖惠民醫院不但不收病人的錢,更會為其募款,捐助給貧苦人家,或安排就業、或免費看病…救濟貧病的工作,在無健保、勞保時代會士們在醫院早早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早產兒基金會、腎友基金會等。
而在丸山山頂上的平台,另一旁是聖母療養院,這裡照顧著的是連家人都不敢靠近的肺結核病患,早期的結核病患多,政府醫療單位不及照料,聖母療養院成了第一個自發照顧結核病人的民間機構。現在結核病人少了,療養院的工作並沒有停歇,安養活過半百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也成為靈醫會老吾老的努力方向。
台灣早期小兒痲痺者眾,殘障人口比例高,靈醫會認為有必要成立專門照護殘障人士的機構,於是設立了惠民殘障中心,中心內服務的神職人員抱著殘疾的病患上下車來往醫院就醫的鏡頭,很少有人無法不受感動的。
打造天使的家─心繫一棟宜蘭人的希望工程─從當初的十二張病床到現今的六百張病床,從昔日的平房木屋到目前的十一層醫療大樓,40多年來聖母醫院在穩健中成長,也在平實中救助扶持難以數計的貧困病患。天主教靈醫會現在有更深遠的規劃,就是為早產兒及腎臟病友和重症患者提供更多更具水準的醫療品質,讓罹患遺傳性疾病、後天身心障礙的兒童及早獲得預防和治療,並且成立兒童早療病房、慢性病老人照護病房以及癌症病人所需的安寧病房和照顧急需緊急救治的急救加護病房。雖然有絡繹不絕的患者前來,但經年累月的服務貧病患經驗中,發現來院的患者祈望能在家鄉就醫的期盼,因此本院歷經多年的籌募,新建的重症醫療大樓,是為了能符合鄉親的期待。